网络寻宝呈现民间收藏实力
2010/9/7 13:27:00 来自:中国文物网专稿 评论:1条
另一件民国醴陵窑釉下绿彩山水风景人物大笔筒,因其底部明确的“民国十四年”纪年款和文字记录,吸引了专家们的目光。
据介绍,醴陵窑在中国近代瓷器史上名噪一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毛泽东秘密设计制作专用“毛瓷”,使其一度具有了“国瓷”的称号。事实上,早在清末,醴陵釉下五彩创烧成功,就被认为是对传统釉下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色泽丰富,艳而不俗,淡而有神。初创时的画师又都具有相当功力,线条圆劲老辣,构图简洁洗练,结构严谨。到民国初期,绘制时多作平面处理,显得舒展纯净,具有逻辑美的次序感和强烈装饰风格。这件带有明确文献信息的笔筒,为醴陵瓷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杂项中,一件清中期沉香雕玉兰花摆件令现场专家赞不绝口。据悉,沉香被誉为万香之首,无论医疗用药还是助人凝神静气,均有很好的效果,受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共同推崇。香道和沉香收藏,我国古已有之,传到日本后,也受到了当地文人雅士、高僧大德的青睐。
然而,好的沉香雕件并不多见,原因是沉香本身含有木质和油质两部分,分布却很难从外表判定,一刀下去,不知碰到的会是哪一部分,倘若掌握不好力度,就会将整件材料雕坏。当代,沉香摆件、雕件收藏在近两年呈现出明显复兴迹象,像这件清中期的玉兰、蝴蝶雕件,如此体积,如此雕工,如此完整,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