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传统文化 > 正文

考古学家确定红山文化C形黄玉龙的出土地

2010/12/2 13:44:00  来自:转载自人民网  评论: 暂无

C型玉龙体现的可能是动物崇拜

中国目前只发现了两条C型玉龙,而且都出现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在考古学家眼里意味着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认为,两条龙的出土地周围分布着40多处红山文化时期遗址,充分说明翁牛特旗处于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域,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翁牛特旗应该处于早中期。所以两条龙的年代下限不晚于距今5500年。越来越多的植物考古证明,红山文化的早中期农业并不是很发达,也没有占到主导地位,狩猎和渔猎并存,这两条龙的出现说明早起龙并不一定源于对自然神的崇拜,而有可能还是那时的动物崇拜,如野猪、麋鹿。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田光林认为,近些年考古所发现的龙的遗迹很多,只有红山文化的C型玉龙与中国甲骨文中的龙字最相似。这种兽首、蛇躯、蜷体的造型形态是中国龙标准的形态,这也再次说明红山文化在创建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从红山文化人们加工的精美玉器来看,这里的人们经济基础坚实稳定,但红山文化时期虽然耕而食织而衣的农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发现了渔猎经济的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生活工具,发现了猪骨、鹿骨等驯养动物骨骼等,渔猎和狩猎都有一定的地位。

邓聪认为,C型玉龙的造型特征与牛河梁的玦形玉猪龙明显有别,应该看成是红山文化另一中心地区的神器代表。在中华文明起源特别是玉器的考察上,红山文化出现的玉礼器具有规范性与等级性的关键角色。红山玉器表面大部分位置都被可以打磨光滑,加工精益求精,对我们复原起制作流程相当不利,特别是我们并未发现玉器的作坊遗址,但通过分析C型玉龙依然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如古代人对于玉料十分珍惜,愈是大型玉器社会价值愈大的意识相当流行。

“从考古来看,早期玉龙与晚期玉龙的造型有明显的变化,红山时期也许处于最重要的转折期。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西辽河上游地区进入早期青铜器时代,金属器出现,彩绘陶器作为礼器盛行,农业经济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惟玉为礼’‘惟玉为葬’的传统被彻底颠覆,玉器的制作工艺也一落千丈。”刘国祥说。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