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传统文化 > 正文

汉碑“裴君”露真容 文武完美太守并非名将裴岑

2010/11/21 12:35:00  来自:转载自华西都市报  评论: 暂无

解惑1:汉碑构造罕见与史料记载有异

林教授说,经过查阅资料,刚刚出土的这两块石碑的外形都很独特,“之前史料记载的汉碑的形状都是圭首碑或悬首碑,而且碑首上一般会有一个碑洞。但这两块石碑没有洞,而且还带有屋檐式的盖,这是非常罕见的。”

解惑2:两个立碑年份因为水淹重立过

小碑“翻身”后开头出现“阳嘉二年(公元133年)”,而在该碑文上另一面出现“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两个年份,有人提出疑问:到底是哪一年立的碑?林教授认为,阳嘉二年是小碑立碑的年份,而后来“此石遭水”,“本初元年润六月河东裴君”又将该石碑重新立起,并追加刻字记述。林教授说,“这些追加的文字的字体与前面的文字不一样,明显不是一个人写的。”

解惑3:小碑上的“李君”又是谁?

由于小碑上正文文字较为难辨认,除了之前辨认出的主人公为“李君”外,林教授还未能通过文字将“李君”形象解读出来。但从该碑文上的“本初元年润六月河东裴君”等文字,林教授大致推测:“很可能是跟裴君官职差不多的一个官员,不然裴君不会在此石遭水之后又为其再立起来。”

解惑4:“太子”字眼唐以后人乱涂鸦

对于大碑‘翻身”后整体碑文的下方出现与上面碑文字体风格明显不同的类似涂鸦的“太子、弟子”字眼,林教授表示:“这不是汉隶,而是楷书,明显是后代的人写上去的,至少是唐以后的。”

解惑5:碑后几十人名是“李君”部下

小碑背后出现几十个人名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之前猜测的有可能是为了表彰部下而立碑的说法,林教授不予认同,“按照我的考古知识,那应该是为李君立碑的一群下属。”

专家一说>>

工程虽频繁遗址难发现

天府广场下或有“金沙”

此前相关文物专家表示,天府广场一带很久以来都是成都文化中心,是出土文物的重要地带。前些天媒体曾报道有人指出现已经爆破掉的电信大楼下可能埋有千年瑞兽,而这次又出土两块重要汉代石碑,这也让公众开始猜测:天府广场一带的地下有没有可能埋有汉代古建筑群落?

林教授曾根据蜀地“本非一族一国,而是并立或先后立国的众多的‘蜀’”的想法,做出三星堆遗址不是孤本,四川特别是成都平原将有宝墩、金沙等大遗址出土的预言。林教授对此表示:“这是有可能的,成都从先秦起就开始成为一个城市,一直都没有经受过大的衰落,历史文化脉络一直没有断掉。每个朝代的建筑或生活遗迹必定都一层层积累在底下。按照一般规律,唐代的遗物一般在埋在地下一米多深,汉代的遗物一般都是两米以上,比如这两块东汉石碑就是在五米以下的地层发现的。”

针对天府广场一带的城市建筑工程一直都比较频繁,为什么至今并没有考古重大发现的公众疑问,林教授说:“金沙遗址地带是农村地区,建筑方式比较原始,更容易发现文物,而城市建筑工程的技术越来越高级,比如打桩机等,发现文物更难。”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