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百姓玉事 > 正文

圆明园全盛风貌 珍宝上穷碧落下黄泉

2010/10/10 20:51:00  来自:转载自新浪网  评论: 暂无

构巧之屋宇——雕栏玉砌应犹在

“建筑的立面由柱子和窗户组成,木质构件上有的镶了金边,有的绘上了油漆彩画,精心磨制的灰砖砌墙,红、黄、蓝、绿或紫等各色的琉璃瓦覆顶。这一切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图案,给人一种高于变化的美感。⋯⋯园内到处是宫殿。这些宫殿和它们占地面积相比,显得像是个小殿堂。但每一座这样的殿堂都是用以安置英国国王和他所有的随员下榻的。有些宫殿是用杉木造的,杉木料是以极高的代价从五百里之外的地方运来的。你猜在这座巨大的园林中有多少座宫殿?超过两百座!”——王致诚《传教士书信集》

王致诚所说的杉木,在我国传统的木制建筑中应用较广,它在中国也种植广泛,北京一带虽不似南方气候湿润土壤肥厚,但找到适合建筑用的杉木也并不困难。其实,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多采用楠木。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楠木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明清皇家采木多源自四川、贵州和湖广。

清宫造办处几乎每年都有改扩建圆明园引进楠木的记载,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3月,修葺山东泰山岱庙,拆下明朝建殿时的楠木14根解送圆明园。这14根楠木采自明代,被乾隆“偷梁换柱”挪用给圆明园,因清中期时大型楠木已砍伐殆尽,只能“另想他法”。随着清中期皇家大型园林的兴建浪潮,最后一批楠木也耗尽,到同治时准备修复圆明园时,竟连符合宫殿椽柱规制的楠木都找不到,只能用较次的松木、榆木和杉木充数,最后因购买这些木材也拿不出经费,修复工程不了了之。

楠木代表圆明园殿宇的大气,若要展现它的小巧精致,则需另外一种“重木”——紫檀。

我国古代先人早已认识了紫檀,还赋予它神秘性,《唐本草》载:“紫真檀木,出昆仑盘盘国,惟不生中华。”明清时,紫檀渐渐被皇家重视,清宫自编的《圆明园物料轻重则例》对紫檀木有了“定量”的认识:“每见方尺70斤,为樟木33斤的2倍强,为杉木20斤的3.5倍。”它的色泽和质地,及其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的特性,与皇家庄重、神秘和稀缺的品质形成了强烈的呼应。

康熙中后期海禁开放,清政府沿袭明朝在南洋专设紫檀木采办的做法,极尽收罗,不过这时优质的紫檀木早已经开采完,余下的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皇家只能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因此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这些木料,绝大多数用于装饰圆明园中的各处宫殿。2008年,一件圆明园原藏的“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进入中国嘉德春拍现场,最后以313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打破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纪录。据史料记载,清朝一共制造了2000多件紫檀宫廷家具,大部分存放在圆明园,今天拍卖市场中的“天价”御用家具,实在是圆明园紫檀家具和其他装饰构件的沧海一粟。

圆明园殿堂内的装饰和陈设可谓富丽堂皇,工艺考究。许多殿堂内的装饰采用“周制”。所谓“周制”,就是在明朝末年,扬州姓周的一家工匠,在紫檀木制成的装饰物或漆器上,将金银、宝石、珊瑚、珍珠、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镙钿、象牙、蜜蜡、沉香等各种珍贵物品,雕刻镶嵌成各种山水、楼阁、人物、草木、虫鸟、花卉、翎毛等图形。“大而屏风桌椅,窗棂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籍,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奇玩也。”

在嘉靖年间,修缮圆明园之“安澜园”、“舍卫城”、“同乐园”、“永日堂”等,其门窗均用“周制”。嘉庆十九年(1814年)建造“竹园”一所,命两淮盐政承办紫檀装饰,共200余件,有“榴开百子”、“万代长春”、“芝仙祝寿”等花样。二十二年(1817年),“接秀山房”落成,再命两淮盐政承办紫檀窗棂200余扇;多宝架3座,高9尺2寸;地罩3座,高1丈2尺。有万寿长春、九秋同庆、福增贵子、寿献兰孙花样,俱用周制。仅此“周制”,完全称得上是最精美的艺术珍品。

这种创始于明末扬州的“周制”家具做法,对于清中后期家具及内檐装修、陈设影响很大。清代统治者追求雍容华贵,讲求工艺效果,所嵌玉石料精质美,价值非凡,纹饰多有吉祥寓意。当时圆明园很多殿堂大到门窗家具,小到箱盒文玩,很多都采用了这种镶嵌工艺。

1860 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英国特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亨利·洛克在他写的书中曾这样描述,“圆明园室内的陈设墙上悬挂的匾额,差不多有一两码见方,描绘乡村和山林的景色。或者远山近水,历历在望,或者驰骋林原,射击鸟兽的情景。其中人物、树木、泉水、野兽都用绿玉、白玉和别种颜色的宝石嵌成”。可见当时圆明园室内的很多陈设都采用了这种镶嵌工艺,侵略军带着大斧把紫檀雕花的家具砸碎只是为取下上面的宝石,这种破坏令人扼腕叹息。

集珍之宝玩——上穷碧落下黄泉

“在这里你可以见到最精美的家具、装饰品、中国绘画、木制书简、中国和日本的漆器、古瓷花瓶、丝绸和金银编织品。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和器皿,都极大地丰富了自然的魅力⋯⋯有的灯笼价值上千埃居(法国古货币,初为金币,后改银制),特别是装饰建筑的花灯更华贵,形式更丰富。我真羡慕中国人富有独创精神的想象力。我开始认为,同中国人相比,我们的思维是多么贫乏和缺少创造性。”——王致诚《传教士书信集》

长春园内的“蒨园”是园明诸园中最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其本身的风格呈现一派浓郁的南国风情,不论是外围环境的水云清旷还是内部结构的轩亭窈然,都与江苏扬州“瓜洲锦春园”的理景手法相似。“蒨园”是乾隆帝巡幸江南的直接产物,其中八景之一的“青莲朵”更书写着他厚重的江南情怀。

“青莲朵”是一块素有盛名的奇石,原是南宋临安(今杭州)德寿宫的旧物,名曰“芙蓉石”,或称“德寿石”。相传在当时,该石的旁边还种植了一株老苔梅。到了明朝,孙枤(dì)、蓝瑛两位钱塘派的画家,曾将这一石一梅画了下来,并又刻在石碑上,然后将碑置于石旁。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芙蓉石”完好,而苔梅早已不复存在,那块“梅石碑”也已断残。

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下江南,至杭州遍访西湖名胜,当他看到那块断残的“梅石碑”,深表爱惜地用衣袖擦拭,随同地方官吏看到此情此景,心领神会,第二年专程将“芙蓉石”由杭州辇运到北京。同年,“蒨园”建成,将该石置于其中,重新命名为“青莲朵”。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块奇石幸免劫难。20 世纪初,在北京建立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之际,于1915年前后,将此石由圆明园遗址内移至该公园内。从而使南宋时代的这一故物,得以保存到今天。“梅石碑”也在上世纪20年代兴建燕京大学时,连同圆明园中其它不少遗物,一起运到校园内。该碑现置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的临湖轩旁的浓荫深处。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圆明三园格局基本奠定,这前后几年,也意味着清朝“烧钱”到达高峰。三十四年(1769年)12月,圆明园内“慎修思永”添建花神庙,房舍34间,游廊24间;“全碧堂”添盖房40间,添砌墙59丈3尺,共花白银四万多两。如果说筑屋建房破费点还情有可原,那么三十六年(1771年)的一次花费就很难理解。这年12月,拆挪“淳化轩”内“蕴真斋”殿座等,花费的白银竟达九万九千四百多两。为一个殿宇基座的移建,投入近十万雪花银,将之形容为“用钱如流水”一点也不为过。

那阵子正是清王朝国力最鼎盛时,但造园的消耗仍然让宫廷渐渐负担不起,于是统治者就想出了“以园养园”的方法。这主要分两方面,一是行政命令,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9月,敕令两淮盐商黄源德恭捐银100万两,拨交圆明园银库30万两。“国之不敷,掠之于民;民之不至,掠之于商”,是中国封建皇朝保证财政收入的不二法门,显然,圆明园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二是政府放利,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10月,以圆明园库银20万两交长芦盐商生息,一分起息,每年交利银24000两,遇闰月加增,按年解交圆明园银库添补岁修之用。这体现了圆明园本身的“造血功能”,尽管它对行政命令也有着很强的依附性。

圆明诸园内收罗的奇珍异宝也不一定都披金戴银,比方说前面讲到的“蕴真斋”,里面陈列着乾隆帝收藏的历代名画,所以他才不惜大力气建设这处“博物馆”。乾隆爱写诗、爱收藏,他也基本算是一位文化皇帝,只不过,就在帝王的一时好尚中,多少国帑消耗殆尽!多少民脂无影无踪!

猎奇之洋务——胡笳不管离心苦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你要如此地长篇大论,若要把整个园林的平面给我画出来不是更简单明了吗?’我要说:‘先生,要画一张这样的平面图得花费三年的全部时间,所谓的全部时间,就是在这期间不做别的事情,不能有一刻的空闲,甚至不能像现在这样利用休息时间来写信⋯⋯’”——王致诚《传教士书信集》

王致诚是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的设计者之一,自然能深切体会它的纷繁复杂。从乾隆中期开始,中国的皇家园林里边加入了欧洲的元素,这一方面是中西文化互动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乾隆帝个人好珍猎奇的品味和志趣。整个“西洋楼”的建筑形式,中西结合,以西为主,大量的建筑材料选用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屋顶覆以中国特有琉璃瓦,巧妙地将中西建筑的特色融汇为一体。

“谐奇趣”,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西洋楼中最早的一处景观。它是一座建在汉白玉高台上的三层楼房,楼房汉白玉石的柱身上雕满刻工精细的仿罗马式的花纹,楼墙镶嵌着五色玻璃花砖,楼窗券口用细刻花纹的砖石砌成,屋顶用紫色琉璃瓦覆盖。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这也是整个西洋楼组群中的第一座水法。1753年(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在此观赏水法奇观。

种植在“谐奇趣”庭院中的松柏,也是按欧洲几何图形进行修剪的。因此,人们置身在这里,仿佛到了异国他乡。乾隆对这里的景观深为赞赏,认为是“天谐奇趣”,并以此命名。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这座洋楼一反中国皇家建筑的传统,坐东朝西,因此西门即为正门。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更是显得十分壮观,成为乾隆最爱欣赏的景致之一。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激水的“龙尾车”坏了以后,再无人能修理。此后,每当皇帝游园时,只能由太监们事先把水提到水池里,等皇帝观赏时,再开闸放水,皇帝走后,也就不再喷水了。

历史上的乾隆是一个风流皇帝,民间有他迎娶回部“香妃”的故事流传,这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现今圆明园内兀立的几根精雕的异国情调的方石柱,是原“方外观”遗址,它是乾隆帝的宠妃——容妃在圆明园居住时作礼拜的地方。

容妃,又称和卓氏,大约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宫,这一年,乾隆已49岁,容妃也已26岁,就是在一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之下,这对“老夫老妻”却演绎着不凡的恩爱缠绵。容妃进宫不久,乾隆怕她思念家乡,曾命人绘制了10幅布景油画,内容都是她故乡新疆阿克苏回教建筑的风景,悬挂在西洋楼景区最东边的“线法墙”上。此外,乾隆也很注意照顾容妃的习俗,赐给她的御膳也大都是羊肉、鸡鸭和素食,并且还专门找来了回民厨师。为了照顾容妃信奉伊斯兰教的传统,乾隆把“方外观”作为她礼拜的用地,同时还在该建筑物的大理石贴面墙上刻回纹装饰及《古兰经》,以显示与维吾尔族的联系。

容妃因为天生身带异香,民间叫她“香妃”或“香娘娘”,富有四海的乾隆,他可以用任何方式去讨好心爱的女人,但这位奇女子从没有忘怀乡情故土,最后郁郁而终,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4月病逝于圆明园。

“香消玉殒”,又何尝不是日后整个圆明园的命运!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