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传统文化 > 正文

汉代的螭虎纹玉雕艺术

2010/9/15 21:37:00  来自:转载自博宝网  评论: 暂无

螭虎纹剑玉具

汉代有一种装有“玉具”的宝剑,即《汉书》注释所说“标、首、镡、卫尽用玉为之”的铜剑和铁剑,当时人们称之为“玉具剑”。“玉具剑”在汉代上层贵族社会非常流行。一些高级玉具剑,都是在玉具上,用线雕、浮雕、圆雕、镂雕等多种技法,雕刻出富有生命力的、神采飞扬的螭虎形象。汉代文献记载,这些螭虎纹玉具剑,其珍贵者,价值百金、千金,甚至万金。《汉书·匈奴传》记载,汉代皇帝曾把玉具剑作为礼品,赠送给匈奴国家元首呼韩邪单于。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汉墓中,发现了数量非常可观的螭虎纹剑玉具,它们虽然经过了一、二千年的漫长岁月,但依旧晶莹温润,流光溢彩,美丽不减当年!

1、螭虎纹玉剑首

考古发现汉代的螭虎纹玉剑首很多,一些高级贵族墓中常有出土。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多件,均极精美。一件为湖绿色青玉,温润晶莹,用线雕、高浮雕和近似圆雕的手法,雕琢2条螭虎,虎一样的头,双目炯炯有神,双耳贴于脑后。体健壮,蜿蜒呈“S”形,作低姿势向前奔爬,腿脚粗短有力,身后拖着一条绞丝纹长尾,随着蜿蜒的身体,作“S”形摆动,充满活力,动感很强,看去既像螭,又像虎,栩栩如生。一件为黄白色玉,玉质莹润。作圆饼形,正面周边凸起如箍,当中高浮雕三只螭虎,蜿蜒游动其中。在直径只有5.1厘米圆箍内,三只螭虎活动其中,满而不乱,多而不散,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图5)。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一件,白玉质,高浮雕两只健壮的螭虎,扭动身躯,抬头,摆尾,同向绕边低姿奔爬,充满生命活力(图6)。南越王墓和中山靖王墓都是西汉前期墓,玉剑首的雕刻手法和风格趋于一致,都是有生命力的作品,它们是玉具剑鼎盛时期玉雕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品。

2、螭虎纹玉剑格

这是汉代玉剑格中工艺水平比较高的一种,王侯等高级贵族墓中常有出土。

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三件。一件湖绿色青玉,细长条形,用线雕、高浮雕和圆雕的手法,雕出螭虎一只。身体雄健,头回首搭于身背上,双目炯炯有神;一件黄白色青玉,蝙蝠形。嵌于铁剑上,高浮雕一昂首挺胸的螭虎;一件蝙蝠形,玉黄白色,莹润有光泽。格面高浮雕一只螭虎和一只小兽,小兽圆瞪双目,前肢紧紧抱住螭虎长尾,使劲拉扯。整体构思巧妙,匠心独运,是中国古代玉器之精品。1986年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僖山西汉墓出土一件,白玉,有棕红色斑纹。高浮雕螭虎一只,头部及上身用近似圆雕技法雕出。昂首挺身,体呈“S”形,长尾,身后一小熊咬住右腿。雕琢时,采用了俏皮技法,螭虎和小熊的头部呈棕红色。构图活泼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图7)。

3、螭虎纹玉剑

这种剑   数量较多,雕琢极精,千姿百态,不少是中国古玉之极品。

1977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西汉中期墓出土一件,玉青绿色,长方形剑   上,高浮雕一大一小子母螭虎,小螭虎回首与母螭虎对视,母子亲昵,情真意切,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母螭虎体蜿蜒修长,呈“S”形,脚腿短粗有力,三爪,一前爪踩在小螭虎尾巴上,背脊均有中脊线,肌肉扭曲有力。此种构图,为后代“望子成龙”、“苍龙教子”纹饰开启了先河(图8)。1955年湖南省长沙市蓉园13号西汉墓出土一件,黄白色玉,长方形   上,雕琢出雄健的螭虎形象。螭虎方脸、猫耳,双目圆睁,炯炯有神;绞丝纹长尾,昂首挺胸,头、颈部出廓。螭虎周围隐起云纹,给人以云雾之感。与此造型相像的,其他汉墓亦有出土,传世品中亦有此种精品,关善明先生所藏一件极精美(图9)。

4、螭虎纹玉珌

考古发现汉代螭虎纹玉珌数量不少,其中有许多精品,如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两件:一件高浮雕五只螭虎在云中穿行,另一件浮雕一只螭虎,缀以流云和鸟头纹。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多件,都是用浮雕、圆雕和透雕等技法,雕琢出立体感很强的螭虎,有的矫健的身躯从侧面跨越到另一面。湖南省长沙市蓉园13号汉墓出土一件,用线雕、浮雕、圆雕和透雕等多种技法,雕琢出一只雄伟的螭虎。螭虎向右旋转呈圆形,四足健壮,肢端有利爪,勾曲有力,卷丝纹长尾与一后肢纠缠,飞跃盘旋至廓外,形象栩栩如生(图10)。河南省永城县僖山汉墓出土一件,束腰梯形,随形开光,透雕一只在云中穿行的螭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汉墓出土一件,一面浅浮雕穿云螭虎,另一面高浮雕子母螭虎,雕工极精(图11)。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