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一唐代公主奢华冠饰复原 再现盛唐奢华生活
2011/1/10 18:36:00 来自:转载自中国文化报 评论: 暂无
中德联合修复,探索更高技艺
李倕公主冠饰修复项目是中外文物技术合作的一个范例。
相对于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灿烂深厚的文物留存,我国的文物考古和保护技术、人才都相当缺乏。为此,我国在文物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人们熟知的秦俑彩绘保护、法门寺丝绸保护等,都是在中德两国专家合作下进行的。根据中德两国政府签署的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德国教育研究部自1990年起领导和资助了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宗旨为“对中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和记录所采用新技术的尝试与研发”。
修复公主冠饰的这座现代化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成立于1991年,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合作的结晶。这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座与外国合作建成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
参与李倕墓文物修复的共有中德两国10余位专家。修复工作非常严谨,也很“累人”,据杨军昌介绍,考古所的一位女修复师曾因长时间工作,晕倒在修复台前。另外,这里不得不提具体负责头冠修复的德国女专家——安娜格雷特·格里克。
格里克毕业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文物修复学校,这是一家享誉欧美的专业文物保护修复机构。她非常喜欢金银饰件,以前在金店里做过工,父亲也是做金银饰件加工的。美茵兹文物修复学校在录取学员时就很注意他们的相关工作背景。公主头冠的修复是格里克被派到中国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当得知自己正在修复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唐代公主冠饰时,她非常高兴。
据介绍,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文物修复学校的学生开始正规学习文物修复前,必须接受2至3年的手工技能培训,进行牙医技师、锻工(金银器)、机加工、象牙雕刻、钟表制造、设备安装、陶艺、建筑绘图、木工等方面的学习。经过这些手工的强化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及对器物形状、外表的敏感性,并由此产生对实际操作的喜爱。培训考试合格后,才可申请修复工培训。大约每年都有300至400人申请,竞争6个培训名额,用“百里挑一”来形容,并不为过。这种不是通过高等教育方式而更接近于职业培训的模式被文保界誉为“美茵兹模式”。
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十几年来,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每年都将最优秀的人员派往陕西,带来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新材料及新理念的应用,与中方人员一同完成文物修复。
另据记者了解,为更好地培养本土文物科技人才,2010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建立了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科研教学实习基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来重视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目前已与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实习和科研方面的共建基地,这次合作也将对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