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百姓玉事 > 正文

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盛衰景象(图)

2011/1/5 12:00:00  来自:转载自济南日报  评论: 暂无

英法联军法军统帅孟托邦将军在给国内的信中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年轻的法国士兵吕西也毫不掩饰他的心情:“我为我看到的东西而震惊,瞠目,惊呆!现在《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历史不容忘记,150年前,英法联军将素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之一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初年,历经雍正帝扩建,至乾隆年间基本定型,成为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也是无数西方人向往的神圣殿堂。自明末清初以来,以传教士、外交使节、军官士兵等为代表外国人相继来到北京,亲眼目睹了圆明园的繁荣与衰败,并记录了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的情况,这也为我们客观回顾这段历史提供了原始材料。

法国所有王室城堡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出于对东方文明的好奇,清初圆明园建成后,迅速成为在京外人著述及书信中经常提及的盛景。这座旷世园林极大地刺激了于乾隆年间第一次来中国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他在随后寄往欧洲的信件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印象:“圆明园基本是由相互之间独立的一大批住宅组成的,但非常对称和谐,由宽敞的院子、花园和花坛分隔开来,所有这些住宅的门面都涂金、油漆和绘画而金碧辉煌。室内装饰和布置有中国、印度以及欧洲所有最漂亮和最珍贵的东西。” 王致诚的信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国皇室开始竞相模仿圆明园。在当时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皇室和贵族以拥有中国的东西而自豪,“中国式”成了时尚的标志。另一位参与设计圆明园“大水法”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则描述道:“所有的花园被蜿蜒于假山间的溪流所分开,溪流时而从岩石上流过,形成瀑布,时而汇入低谷,形成一些水池,根据它们的大小,取名为‘湖’或‘海’。供皇帝和他整个宫廷成员居住的宫殿占地宽阔,其内部收藏着四海之内最奇异的珍宝。”瑞典人奚伦为研究中国园林的著名学者,1922年曾进入圆明园遗址考察,在其所著的《中国花园》一书中对园中盛景也有描述:“整个圆明园是建在由水道、湖泊和水塘连成的水网上面的。实际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在小岛或半岛上建起来的,开挖水系的土方被堆成了台地和小山,上面建了亭子。山谷地带则是庭院和花园,假山、太湖石和盛开的花木点缀其间。从整体上看,这座园林是由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组成的,绝妙地再现了四十景图上所现的景致。”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