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展会报道 > 正文

百余件紫砂文物亮相深博

2010/11/15 9:00:00  来自:转载自文化服务网  评论: 暂无

11月12日上午,《茶道文心——紫砂茗壶汇赏》展览在深圳博物馆老馆揭幕,上百件由明代至当代的紫砂壶精品荟萃于展厅,给市民讲述500年来中国关于饮茶以及茶具的故事。此项展览由深圳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联袂展出,展览截止于2011年5月5日。

7件国家一级文物

面对展厅里的紫砂精品,难免让人联系到时下的市场——江苏宜兴的紫砂泥,今天已经被人囤积居奇,正等待未来的暴利;名人的紫砂壶价格也一路飙涨,2010年嘉德的春拍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紫砂壶”,以1232万元拍出。那么,顾景舟、吴湖帆们的前辈,也就是展厅里历代紫砂高手们作品的价值是怎样的?毋庸置疑,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南京博物院保管部副主任陈晓亮引领记者,欣赏了史上制壶名家陈鸣远、杨鹏年、邵大亨、黄玉麟、裴石民、王寅春以及顾景舟的作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它们似乎在统领着展厅里形形色色的紫砂精品。南京为什么藏有这么多名人的佳作?陈晓亮说,南京博物院得江苏宜兴地利之便,因宜兴特有的紫砂矿,再加上数百年人文的浸润和历代大工匠在这里的精心制作,使得宜兴紫砂紫艺术名扬世界,数十年来南京博物院倾心集纳,拥有丰厚的馆藏,这里展出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壶上书写的春秋

展厅里的紫砂壶,让我们看到艺术家们的匠心。壶身作柿、瓜、梨、竹节、梅段、松段、井栏、包袱等形,又作四角、六角、八角、球、扁形,雕刻有龙纹、花瓣、葡萄与鼠、童子煮茗等,铭文则有吟咏、感怀、唱和、典章。

在清初艺术家陈鸣远所制的“东陵瓜壶”前,陈晓亮解说道,你看它呈泥色褐黄,砂质温润,壶体像一只圆硕丰满的南瓜,壶嘴覆以翻转有致的瓜叶,内壁单孔,残梗瓜蔓扭弯为壶把,使人感觉妙趣盎然,余韵袅袅。壶腹部又刻行书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行书下钤阳文篆书 “陈鸣远”方印。那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陈晓亮说,诗里所谓“东陵瓜”,出于秦代东陵侯邵平弃官为民、长安种瓜的故事。由此后人认为,东陵之瓜不但可以充饥、可以怡神,更可以远离仕途、弃官为农,陈鸣远用这样的典故,想要释放胸中之块垒,淡泊而明志。这里,他将东陵瓜、雪水茶密合到紫砂上,其文人情结跃然于壶上。

顾景舟所制“如意纹三足壶”也在展出中,制作于20世纪50年代,这把壶有意思的是,除了“顾景舟”三字的阳文篆书印章而外,壶底又有“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的落款,看来当时是作为商品出售的。可惜顾老先生已经驾鹤西行,他若见到这把壶,定会为当年“陶业生产合作社”的生活经历而感慨系之。

现场演示紫砂的制作

这次展览以南京博物院所藏紫砂精品为主,还包括了四川省三台县博物馆、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等馆藏的出土珍贵紫砂精品,展览范围基本涵盖了紫砂艺术500年的发展历程,此外,同时展出的宜兴蜀山窑窑址近年出土残器标本,为了解紫砂茗壶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为配合展览的直观效果,深圳博物馆又聘请了行家现场演示制作,女紫砂艺人用木槌将砂泥打平、打薄至四五毫米厚,用鱼形刀去除泥片上下左右多余的泥片使之方正,然后贴至模具里,待40多分钟以后,去掉模具,形成了壶最初的圆筒,她告诉记者,这不是纯手工,以前的工艺是不用模具的,接下来就是上盖、安底、开口、安嘴、安柄,又经细致的切削、打磨,才形成壶的基本形状,又经反复的阴干,到达一定硬度了,去疵、打磨、上印、抛光,感觉精美了才可以入窑,煤气窑烧至1180度高温,需烧24小时,其他燃料则所需的时间和温度也不一样,出窑之后好的紫砂壶质地坚硬,视觉温润,色彩柔和,手感光洁,它前后所需工序至少数十道,都来自祖先的手艺或后来的创新。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