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百姓玉事 > 正文

善润翡翠室生光

2010/10/14 9:18:00  来自:转载自南方日报  评论: 暂无

■封面纵深

经朋友介绍,近日,记者见识了一个目前深圳最大的翡翠珍品收藏室。该室藏于西乡立交桥下的大益广场,名“玉唐”,门面不大,门内摆放的是各式翡翠饰品,与周边鳞次栉比的商铺并无分别。

然而穿堂入室,来到“玉唐创作室”,里面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布置得古色古香约800平方米的橱窗展台,陈列着近百件美轮美奂的翡翠玉雕,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鲜艳夺目但又温润和婉的光泽。这一块块玉石在艺术家的雕琢下,变幻出大千世界的各种形态,人物、花鸟、草虫、景物应有尽有,其中有多件附有各类国家级大奖证书,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中国艺术文化创意银奖、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铜奖、中国玉器百花奖最佳工艺奖等等……

读懂玉石雕神奇

如此众多翡翠玉雕精品均出自冯玉唐一人之手。

冯玉唐,名志文,字上林。1986年,他考进广东绿玉雕刻厂学习雕刻工艺技术,1988年随香港翡翠玉雕大师谭锦文学习翡翠技艺,得谭师亲授指引,学其精华,取其技法,合理分色,肌理刻画,精雕细琢,颇有心得。后深受中国玉雕大师蔚长海的熏陶,思想境界不断开阔,技艺精进。

二十几年来,冯玉唐坚持玉雕艺术探索之路,博取众家之长,继承与创新,自成一体。山水人物、动物花卉、生活器具等。各类作品为社会各界所喜闻乐见,争相珍藏。冯玉唐对玉料的辨识、切料分色、造型设计,深得行家的高度赞赏。自创办玉唐工艺创作室以来,冯玉唐以玉会友,高朋满座,研究玉雕艺术,更上一层楼。方家撰联赞曰:玉友金昆皆志趣,唐才子传启文蒙。

参观中,冯玉唐向记者介绍他的琢玉之道:“玉石天生各有特色,也有其缺,不适合做这,也许合适做那,不能强求一致,非得取其短来设计,如此会碰壁,这里的关键是要读懂所用玉料,因材施艺,巧用石料,只有相懂原料,才能正确地、较好地设计构思,才能将石料最美的一面展示于人。”

冯玉唐认为,翠料上的颜色是天然形成,自然赐予,也正因自然赐予,就形成每块石料的相同共性和各不相同的个性,这个性是唯一性的个性,正确运用,恰到好处,会使作品天趣横溢,内容表达更为精彩。

一次,面对缺陷较多的玉料,冯玉唐饭食不香,日思夜想,苦苦构思了一个多月还不得要领,构不出理想的方案。一天晚上,冯玉唐实在想得无法入睡,便到街边小店去吃夜宵,点菜牌上“田鸡粥”三字映入眼帘,顿时触发了灵感,高喊“有了!”便起身扭头一路狂奔回家,马上在此料上勾画出图样,一气呵成了“刘海戏金蟾”的初形。作品基本保留原状,类似山子雕式样,随着自然的色彩,那仙人刘海带笑的面庞上飞扬着几绺黑发,手执一串棕黄色的金钱;翠绿色的金蟾正生动地跃起,背上鼓起斑斑黑点伊然正在搏动,其肌理格外显得逼真、传神,身后还有一只翡红的蝙蝠在飞翔,自然分布在料上的色块。这被别人看作毛病瑕疵和缺点的颜色色块,却成为此件作品的画龙点睛之处,让人欣赏,格外亮眼。

“对待翡翠的颜色尤其是认为瑕色杂色,我不会不屑一顾,厚此薄彼,恰恰是这些瑕疵、杂色或毛病,反而能成为我创作构思的灵感和无穷无尽想象发挥的空间。我同石料的交流如同读天书,细细地品,慢慢地读,读懂了,悟明白了,刻成作品就能感人,可使作品成为一件无法复制天下唯一的绝品,我想这也应是雕琢翡翠作品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玉石文化亟弘扬

“我舍不得将这些付出了心血和精力的玉雕,仅仅作为价格高昂的商品卖掉,因此,我先租用了这么大的一个场地作为展览陈列室,以玉会友。”冯玉唐说。

除了陈列室,冯玉唐还带记者参观了紧邻的设计室和雕刻室。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堆列的一块块貌不惊人的原石,然而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原石,在这位大师的精心设计和雕琢下,最终成为光彩夺目的精美翡翠。设计室里一张被冯玉唐坐得露出大片毛边的沙发椅,无声的道出了那些获奖精品背后的苦功。

冯玉唐告诉记者,雕玉技艺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的石器时代,此后朝代的变更、时代的迁移、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玉雕技术有所发展,玉石文化也是在不断继承中得到不断发展,有继续、有发展才能使传统的玉文化永远光彩夺目。“一个‘国’字无玉不成国;一个‘家’里无玉不成宝;一个‘皇’字本含白玉之意,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道,玉虽美,而必待琢之以成,人性因善而必导之以学’。中国古老的玉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古人留下的遗产,今人必将继承与发展,发展是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我是其中的一员,为玉雕行业决心继续努力探索、进取、为之不停添砖加瓦。”

伴随着特区一起发展的冯玉唐,对宝安的感情很深,对玉石文化和人的关系也深有研究。“琢玉的过程,实际上玉也在磨人。我们劳作使玉成器,使无言的玉石得到有言地升华,然磨玉时也在培养我们的性格,锻炼我们的的能力,让我们成为有玉德的人,有耐心,有坚强意志的人。我想让普通人都来分享琢玉的心得,最终的想法是建成一个专门的翡翠玉雕博物馆,让非专业的普通人来和我们一起领略玉石文化。”

南方日报记者江强


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