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百姓玉事 > 正文

连串惊人发现将揭齐国始祖姜太公谜团

2010/10/11 17:21:00  来自:转载自中国广播网  评论: 暂无

高青陈庄西周城址探索·发现拍摄开机仪式暨专家访谈会在北京举行。该活动由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北京盛世宣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政府主办,李学勤、李伯谦等1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访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有关姜太公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一直没有证据证明姜太公的真实存在,高青陈庄西周遗址把姜子牙这一传说中的人物纳入了考古视野,通过“齐公”铭文、祭坛、直立跪伏车马坑等可以感知的实物例证让姜太公走下神坛,成为可以感知的历史人物。

陈庄西周城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东的小清河北岸,周围属地势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城址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较厚,文化内涵以西周遗存为主,是一处具有极高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大型遗址。据了解,陈庄西周城址所属年代为西周早中期,是山东发现的最早的西周城址,挖掘出了贵族墓葬、铭文青铜器、周代“祭台”、直立跪伏车马坑等一系列重大发现,对研究西周早期的分封制度、齐国早期历史有重要意义。该城址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09年度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古济水引出西周古城,陈庄原是古渡口

陈庄西周城址所在的高青县是古济水流经的区域,在历史上留下了狄城、临济城等与其相关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济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曾经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历经千万年沧桑变化,它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只在山东留下济源、济宁、济南、济阳等地名,作为历史记忆的符号,还能让今人大致辨出古济水的走向。正是由于济水已是一条不复存在的河流,现代研究者已经很少有人再关注它的过去。然而,考古人员沿着南水北调线路勘察时却发现,陈庄西周城址所在的小清河附近区域正是古济水的河道。据《水经注·济水》载:“(济水)又东北过临济县南,县,故狄邑(今高青)也,王莽更名利居。”据《高青县志》载,陈庄、唐口村附近自古即为本地重要渡口,直至近代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才逐渐废弃。

九层祭坛首次发现,或为北京天坛鼻祖

在陈庄西周城址的城内南部正中偏西部位,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夯土祭坛。这在山东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国内以前也没有类似发现。该祭坛为一座南北残长34.5米,东西残宽19米,残存高度0.7—0.8米。中心为直径5.5—6米的圆形台,由中心向外依次由不同土色的圆形、方形、长方形及椭圆形的夯土筑成。外围有多层厚5—12厘米不等的水平状夯土堆积,间有白色沙土或灰烬薄层。令考古人员惊奇的是,从筑成开始,祭坛中心部位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仍保存完好,通往城门的南北干道也从祭坛西侧绕行,这表明战国时期人们对祭坛仍然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崇拜。

陈庄西周城址考古队执行领队高明奎告诉记者,在祭坛中心下部发现有用于祭祀的动物坑,里面埋藏着一只小动物。由此也进一步确定了其确属祭坛的性质,极有可能与社祭有关。与会专家认为这在考古发掘中属于首次发现,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根据解剖面看,祭坛有9层,可能蕴涵着九重天的意思,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圆则九重,谁营度之”的说法,此祭坛可以说是一个证明,也可以看做是西周时期的天体模型。再就是,像这样的祭坛只能是西周时期王的特权,而在这个西周城址中发现这样的东西,也为研究城的主人提供了重要线索。

山东省著名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王恩田告诉记者,祭坛应为“天坛”。他认为这次高青陈庄西周城址考古发现,是自宋朝宣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123年临淄出土铭文长达500字的叔夷钟之后,八九百年来齐文化和山东考古最重大的发现。首次发现九层夯土祭台,极有可能是我国第一个也或是唯一一个天坛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的意识形态,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高青祭台可以看作北京天坛的原始形态,是天坛的鼻祖。“如能确定,将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可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王恩田说。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