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行业新闻 > 正文

第三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暨第九届天工奖(苏州地区)入围作品初评活动即将举行

2010/9/13 23:33:00  来自:转载  评论: 暂无

9月25日,苏州市第三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暨第九届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入围作品初评将在苏州举行。作为首位参加“天工奖”的苏州玉雕艺人,苏州市玉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蒋喜对于能在家门口参与“天工奖”感慨颇多。

2004年11月,在第三届“天工奖”评选中,蒋喜送评的作品《青玉瑞狮》获得银奖,《龙纹鸡心佩》及《腾云辟邪兽》获优秀作品奖。在颁奖宴会举行的那个晚上,蒋喜发现,扬州等地的参加者能坐满两个大圆桌,“左看右看,苏州人只有我一个。 ”蒋喜对当时的感觉记忆深刻。

蒋喜还记得自己与同行提起要到北京参加“天工奖”评选时,很多人不理解,参加这样的比赛有必要吗?生意都来不及做嘞。到了北京展览现场,才发现各种风格、各种创意的玉雕作品令人大开眼界。“和其他地区比起来,苏州玉雕是有分量的,可是你不出去展示,谁能知道这是苏州制造呢? ”直到2009年2月至7月,蒋喜举办自己的“玉雕精品全国巡展”时,“我在南京博物院的展厅中,还听见当地的一些藏家和商户很诧异地表示,苏州有这么好的玉器? ”

2009年2月,蒋喜推出了苏州玉雕艺人的首部专著《美石者》,这本书是现代苏州琢玉者用文字与图片的形式把苏州玉雕这一“非遗”技艺,用物质形式予以保存、传承的成功尝试。在为书作准备的过程中,蒋喜找了不少资料,结果发现,关于玉雕的理论与专业论著中,北京、上海、扬州、广东等地的玉雕技艺都是专家学者们研究讨论的对象,“但就是没有苏州,没有苏帮玉雕。 ”

谈到这次“子冈杯”与“天工奖”牵手,蒋喜觉得一是说明玉雕专业委在团队组织与建设正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苏州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我们也许一时间出不了太多的单项冠军,可是我们的整体实力与规模可以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我们可以先拿下团体冠军。 ”二是,苏州的市场地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天工奖等高水准的专业奖项纷纷与苏州合作,就是一个明证。

2010年6月,东渚玉雕艺人俞挺成为苏州市“苏州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目前的四位市级传承人中,生于1973年的俞挺是最年轻的一位。而且,他同时还保持了一个骄人的纪录,从2007年参加“天工奖”评选以来,他送评的六件/组玉器,共获得了三个金奖,两个银奖,一个优秀作品奖。在薄胎器皿件这个专项内,俞挺的成绩令人瞩目。

连续三年参加“天工奖”的角逐,俞挺都拿出自己的系列产品送评,“碧玉薄胎花瓶”、“碧玉薄胎茶壶”、“黄玉瓶”、“天宫双耳炉”、“薄胎团花对碗”、“薄胎加冠炉”,这些个人风格渐趋鲜明的作品,得到了评委和行家的认可,“我想,能连中三元,也是因为这种认可吧。 ”

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俞挺15岁那年进入表兄开的作坊学习玉雕。选料开料设计打稿直到动工,10余年前,俞挺为客户修整了一件薄胎玉器,从此,他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薄胎玉器。

器型规整、纹饰合理、繁简得当有创新,是目前业界对俞挺作品的评价。“把2007 年的金奖作品拿出来看看,和前年、去年的已经有区别了。 ”在选定了作品类型和风格之后,俞挺在刀法技艺上不断提高,“处理方法有改进,就是为了增加难度。 ”俞挺要让作品在线条复杂的外观上,做到层次分明,气质柔和。

在器型准确的基础上,器身上的纹饰是玉雕艺人“角力的战场”。目前,俞挺的作品以缠枝莲花纹为主打,“不过,我现在正把青铜器和瓷器上的纹饰,在玉器上进行一种兼而有之的尝试。构思了很久,一旦有作品就会拿出来。 ”俞挺认为再好的纹饰用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所以一定要创新。

对于“天工奖”的初评办到家门口,俞挺认为这是件大好事,“我知道很多同行不是没有好作品,只是没有机会拿出来展示而已。 ”俞挺说自己一直参加“天工奖”,就是为了亮相,“把自己的作品亮出去,让同行看,让专家看,人家指出了你的不足,你才会进步,对不对? ”所以,他觉得对于比较内敛的苏州玉雕艺人们,此次“子冈杯”与“天工奖”的牵手,非常有必要。

另外,俞挺从参加“天工奖”角逐的经验中,还有一个收获,“今天我们做玉器一定要有精品意识。 ”他觉得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粗制滥造太罪过。要出精品,给时代留一些经得起检验的作品。 ”

摘自姑苏晚报-新华网苏州频道 李婷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