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行业新闻 > 正文

乾隆的“金銮殿”搬到宁波(组图)

2011/9/21 8:28:00  来自:  评论: 暂无

 

市民正在参观黑漆描金山水纹宝座


①耕织图拓片


昨天上午,“乾隆诞辰三百年颐和园珍宝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颐和园中的109件文物和74件辅助文物(仿制品和复制品)亮相,拉开了颐和园文物全球巡展的序幕。据北京颐和园园长阚跃介绍,这是颐和园文物20多年来首次走出大墙对外展出。据悉,本次来宁波展出的183件展品中一级文物20件,有三成展品系首次面世。据了解,本次展览持续至11月20日,开馆时间为9:00-16:00。

跟乾隆有关 才有资格走出颐和园

昨天,阚跃告诉记者,目前颐和园内文物总量已达到4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达2万余件。颐和园文物管理部主任秦雷也透露,这些宝贝一部分在园内各殿堂长期展出,另有200余件在文昌阁展出。如果颐和园内从没有展出过的文物在文昌阁展出,且每年换一次的话,至少可以展一百年不重样。颐和园宝贝这么多,那么哪些珍品才有资格来宁波呢?秦雷笑着说:“乾隆。”接着,他解释说,“我们本次甄选了乾隆帝赏玩过的宝贝来宁波,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更了解乾隆,感受他的政治素养和文化造诣。让大家更了解一位盛世帝王的文化喜好,一起看看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和大臣们是如何高雅的。”

据悉,本次展览分为“仁山智水”、“勤政为民”、“有容乃大”和“颐养天年”四个部分。

珍品“周游”全球 首站为何选宁波?

秦雷告诉记者,此次到宁波展出的文物是从库房中的数万件文物中挑选出来的,有乾隆青玉龙钮玺、千古第一瓷乾隆粉彩百鹿尊等,还有皇帝宝座、御用玉器和皇家收藏的历代青铜器、瓷器,名人名器。其中很多是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物,从未面世的占了三分之一。像最大的一件缂丝无量寿尊佛像,长707厘米,宽414厘米,尺幅之大,极为罕见;最小的一件是白玉卧鹿,高仅有5厘米,长和宽分别只有10.5厘米和3厘米。这两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同属国家一级文物。

因为颐和园文物定级较早,所以从现在看,很多没有定级的文物珍品,其实也不比定级文物逊色。从其表面价值看,最保守的估计也过亿元,而缂丝无量寿尊佛像这样世界上罕有的大体量文物,其单件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颐和园的文物已经有20多年没有出过园了,像朱漆描金福寿纹炕案这些宝贝,平时都放在库房里,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阚跃告诉记者,“这次来宁波也是为未来全球巡展做准备。”

如此珍贵的文物“出游”,首站为何会选择宁波呢?阚跃笑着对宁波竖起了大拇指,“一来,宁波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二来,宁波博物馆是国内最好的博物馆之一。三来,宁波人非常热情。”

据悉,年底前,颐和园的文物还有望到马来西亚展出,明年还可能去新加坡和泰国展出。

●展品介绍

乾隆的“金銮殿” 这次也被搬到了宁波

昨天,在众多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乾隆帝的金銮殿。由黑漆描金山水纹宝座、紫檀有束腰脚踏、紫檀嵌珐琅面西洋卷草纹束腰外翻马蹄腿长桌、珐琅人物戏象摆件、珐琅鹤灯和珐琅香炉等宝物组成的“金銮殿”可谓是原汁原味,只比颐和园的勤政殿稍微小一点。这间“皇帝的办公室”大有玄机,秦雷告诉记者,“珐琅鹤灯除了有作为烛台的作用外,还有"天降吉祥"的寓意。珐琅人物戏象也有"太平景象"的寓意。”而台阶之间摆放的珐琅香炉也有玄妙,“点香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皇帝接见大臣时,香烟缭绕,既可以营造神秘的气氛还能让皇帝显得特别威严。”

紫檀框嵌紫石雕海屋添筹人物故事插屏

一条裂痕记录一段历史

插屏边框与底座用紫檀木制作而成,并镂空雕刻花草纹,镶嵌有木雕山景和牙雕龙纹。屏心依石料的色泽雕琢出层层海浪、楼台人物。这件插屏,除了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以外,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1860年,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的破坏并掠夺走了大量的珍宝,其中就有这件插屏。这之后插屏一直流失在海外。1975年,一位名叫哈丁的英国人,辗转将插屏捐还给颐和园。

这件插屏四周镂空雕花,能够把中间的紫石托起来非常不容易,“这有力学原理,体现了当时工匠的智慧。”阚跃告诉记者。说完,他指着插屏中间的一道裂缝说,“不过遗憾的是,这件宝贝有开裂,是在哈丁博士捐还颐和园时,运输途中裂开的,但我们不打算修补,要完好地保留这些历史信息。”

耕织图拓片 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科普教材

乾隆修建颐和园时,为了彰显农业立国的宗旨,也为了让颐和园中有农业景观,当时乾隆皇帝特意将宫廷内务府织染局迁到园内,外有耕田,内有织布,是体现中国传统“男耕女织”思想的一处独具匠心的绝妙佳景。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皇帝命人将元朝画家程所绘的耕作图21幅、蚕织图24幅订正装潢,藏于圆明园多稼轩内。然后,又命工匠依照程所绘的耕图与织图,用双钩法阴刻上石,每图长53厘米、高34厘米,加上乾隆皇帝御题识跋48幅,镶嵌在耕织图景区内玉河斋左右游廊的墙壁上。《耕织图》石刻从摹刻勒石至嵌入玉河斋的游廊间,前后共用了三年的时间。如今,这些石刻仅存世23块。

本次在宁波博物馆展出的有乾隆耕织图拓片,乾隆御题耕织图碑刻拓片,乾隆万寿山昆明湖记拓片和“耕织图”款织锦。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