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波拿着用青铜玉雕刻成的玉器。
有时候缘分很奇妙的,他苦苦寻觅了11年,检测了5683种石材也未找到的玉石,因偶然间在一农户家讨水喝而发现。至此,一个新的玉种——青铜玉诞生了。
貌似青铜,实则为玉,用其制成的器皿与古代的青铜器十分相像。这种由岫岩中华古典玉器研究所所长李世波发现的新玉种,经过北京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与沈阳地质调查研究所共同命名为“青铜玉”。昨日,李世波向记者讲述了一口水喝出的这个新玉种。
痴迷青铜文化的玉专家
昨日,记者走进李世波的办公室,只见地上堆的都是各种玉文化和青铜文化的书籍,连一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别介意,我这个人爱看书,办公室有点乱! ”李世波边说边挪开一摞摞书籍,空出沙发让记者坐下。
今年57岁的李世波是土生土长的岫岩人。“我从小就经常和玉器打交道,对玉文化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李世波说,他几乎是一有时间就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对玉器的感情越来越深。 1981年大学毕业的他回到了岫岩。 198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世波结识了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一名教授,在听过该教授几次有关出土文物方面的讲座后,李世波渐渐痴迷于青铜文化。
能不能将青铜文化与玉文化通过一种现代作品表达出来,从而让这两种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得以传承?带着这个问题,李世波动起了脑筋,最后,他将主意打在了玉雕上——寻找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玉石雕刻出土的古代文物,让青铜文化和玉文化完美结合。
11年检测了5683种石材
有了目标,摆在李世波面前的最大问题便是找到适合的玉石材料。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贵州、云南、山东……李世波买了一辆大吉普车,开始了他的寻石之路。这11年,他可谓风餐露宿,只要发现类似青铜色泽的石材就立刻搬上车,兴致匆匆地赶回家切割检测,发现不合适再开始满世界地寻找。
11年的时间,李世波拉回家5000来吨石头,家里的院子堆满了,就堆在村里的空地上。他锲而不舍地检测了5683种石材,有的虽然酷似青铜,但不是玉;有的虽然是玉,但和青铜的特征还是有一定差距,达不到李世波的要求。但李世波并没有放弃,而是暗暗发誓,一定要寻找到酷似青铜的玉种,至于这种玉的名字,他想叫“青铜玉”,他希望能够用青铜玉再现古代青铜文化的辉煌。
一口水喝出了青铜玉
11年的追寻,李世波经历了无数次狂喜到失望,但他还是没有放弃。 2000年冬天,他和妻子一起到大石桥后仙峪寻觅,天色渐渐暗下来,但是还没有收获。晚上,李世波开着车带着妻子在满是积雪的山路上前行,准备回家。“世波,我口渴了,想喝点水!”妻子对李世波说道。可不巧的是,车里的水已经全喝光了。
李世波将车停在了一个山里农户的门口,他和妻子下车敲门。“谁呀? ”来开门的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大娘。听说李世波夫妇想讨口水喝,于是就将夫妻俩让进屋中。趁老大娘取水的时候,李世波打量了屋里的简单陈设。突然,他在墙脚看到了一个酸菜缸,上面压着一块大石头。石头表面虽然已经脏了,但有些地方却透出青铜的“色彩”。
李世波赶紧跑上前去,用手擦拭了石头表面的脏污,仔细端详起这块石头来。“像,太像青铜了,这石头应该是玉! ”惊喜中的李世波喃喃自语起来。这时老大娘捧着凉开水走了过来。李世波已经顾不上喝水,急切地问道:“大娘,这石头哪里来的? ”老大娘看了一眼说道:“旁边山上捡回来的。 ”李世波赶紧说:“大娘你这石头多少钱,能不能卖给我! ”老大娘想都没想就说道:“一块破石头还卖什么钱,你要是看好了就搬走吧。 ”就这样,李世波扔下50元钱,和妻子把这块大石头搬上车,风驰电掣地赶回了家。回到家中仔细一研究,利用这种石料雕刻的古代青铜器件,无论从作品的纹饰,还是从外形来看,都可以说是“不是真品,却近似真品”。
专家命名为“青铜玉”
李世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先后带着石料的样品分别赶往沈阳地质调查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进行化验鉴定。通过各种科学仪器测试和研究,表明该石料的主要成分为富铁的蛇纹石(叶蛇纹石和蛇纹石),也就是说,它属蛇纹石质玉类。沈阳地质调查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的专家商讨后将该玉种命名为“青铜玉”。 李世波介绍说,青铜玉虽属蛇纹石质玉类,但与众所周知的传统岫玉最大的区别是其富含铁,磨制抛光后所呈现的整体色泽和组构特征与古代青铜器外观极为相似,非常适宜用来仿雕古代青铜器件。经过普查,李世波除了在大石桥发现了青铜玉外,在岫岩的苏子沟、丹东的凤城、黑龙江的铁力等地也都发现了青铜玉的存在。
有了青铜玉,李世波开始实现他把玉文化和青铜文化结合的梦想,昨日,记者在李世波的玉雕作坊内看到各种青铜玉仿制的青铜器,鬼斧神工的四羊方尊、给人以威严与权力联想的中华鼎、器形别致的父乙觥……这些古朴、典雅的国宝级文物被李世波用青铜玉演绎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李世波还透露,目前,他的青铜玉雕作品的8个系列已经全部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