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生玉”养“熟”,玉镯长“胖”12克

2011/8/22 9:09:00  来自:  评论: 暂无

 

黄玉祥收藏的一把战国白玉剑,总长64厘米。 黄玉祥 供图

近日,扬子鉴宝栏目关于高古玉的报道,让不少收藏家甚是痴迷,记者经古玉爱好者介绍找到了位于南艺后街聚缘堂店主黄玉祥进行深入的采访。据悉,他师承高人精心学习玉学20余载,但是采访中他本人却极其低调,笑称“高人都是浮云”。

黄玉祥告诉记者,玉质的辨别根据年代可做归类参考,例如,所有清代往前至商周的玉器,基本上都是中国四大名玉所制,包含和田玉、独山玉、岫玉以及绿松石,其中和田玉使用最为广泛。

而古玉还分南北坑口,坑口不同,玉质和沁都不同。南方坑口的相对较亮丽,玉质好,不易受污;北方坑口的则沁色重一些,这也是受水质和土质影响导致的。沁色还分红色沁和黑漆沽(也叫水银沁),需要注意的是,玉质较好的不易入沁,比如,和田玉中的羊脂和一级白玉,而大件又比小件更不易入沁。

与沁色不同的是,行内人称之为“石性”的白点,黄玉祥为其取了个名叫做“糠”,泛指一切可变的玉中之物,“糠”随着时间的养护把玩可消失或淡化还原回玉本来的样子。

“脱胎换骨”一词从玉而来

黄玉祥说,凡古玉皆有“光”。第一层是由水银、碱等结合的表光,称之为“灰皮”的光,盘玩“养”玉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亚光”,再深入之后,古玉就会泛出本质的光,这种玉即为“熟玉”,这个过程就是“脱胎换骨”这个词的由来,一般这个过程需要3至5年的时间。

对于之前南艺后街的杲老所说古玉“苏醒”一说,黄玉祥表示确实如此,但2年时间可以调整为3年。有句话叫“老东西进门三年不出门”,就是针对从店家那买来的“生玉”而言。“生玉”需醒,玉玩家不可太急功近利,3年既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了解研究所得之玉,也是防止冲动倒卖,被别人“捡了自己的漏”,玩玉相对金钱而言,更需要的是现在人极缺的时间。

养成“熟玉”体重也会涨

“生玉”刚到手重量一定比“熟玉”要轻,盘玩之后首先硬度和润度会回复上来,重量会慢慢回复,几年后玉会慢慢养回头。玩玉人可在生玉初期给玉称重,持续记录,黄玉祥透露说,他一老友的一块玉镯增重12克。可以说,古玉由生到熟的过程中,重量是很重要的一个尺标。

由于测重法耗时较多,他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可当场见效的办法。不管何种形状的玉器,生玉到手由于把玩时汗、油等覆盖其上,不好辨别玉的新古,可用温水浸一下,晾干后用放大镜,可见玉器阴线里有白色灰皮。这个现象说明此玉器符合老的特征,基本确认为真,可配合其他鉴别方法验明正身更佳。

记者还了解到,凡是古玉用强光照射都可微微泛黄,这种内里透出的黄,可理解为历史的痕迹,不管如何制假,就像文化内涵造不了假一样,历史的痕迹也无法人工制作。总结来说,关于真假不建议用单一的方法去验别,多方面互相配合参照着去研究才是王道。

为了给广大玉玩家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记者得知南艺后街于本月26、27、28日三天举办红山文化玉器展及交流会,届时广大爱好者可前往鉴赏交流。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