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捡漏”不容易
2011/7/30 8:47:00 来自: 评论: 暂无
又到双休日,不少人喜欢到古玩市场淘点宝贝。
而“热”和“汗”,是上周双休日记者去“淘宝”的最大感受。不仅源于天气,还有热闹和汗颜。
“这个古玩市场,十几年了,我每周末都来转转。最早是来"捡漏"的,现在就是来看行情,想"捡漏"太难了。”7月23日,记者来到淄博开元文化市场,与已有30多年收藏经历的张老一见面,本想能“傍”着他买两件宝贝,不想先被小小地打击了一下。逛市场 最忌讳评货
瓷器、玉器、钟表、钱币、字画……各种物品琳琅满目,或多或少都透着一点旧色。
在一个卖瓷器的摊前,记者看到了不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淄博市民家中摆的花瓶、琉璃、盘子等,“这对花瓶是博山的吧,多少钱?”“300块。”摊主说。“我家也有对差不多的,好像才十几块钱……”记者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老给拽了下胳膊,“去别处看吧。”“这是民国的。”摊主冲着记者又轻喊了一句。然而,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逛了一圈后又来到这个摊点,随口又问了一句,这对“民国”的花瓶竟然又被说成清中期的。
记者有些急了,想要辩驳两句,又被张老制止了。他边走边说,逛古玩市场,买家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评论货物,觉得不合适,走人就行。即便有人买后经鉴定是假货,也很少有人承认买了假货。淘宝贝 少招惹“古玉”
记者在市场上转了转,发现除了不少带有本地特色的瓷器外,“古玉器”摊点也很多,和田玉、青玉,不少都被说成是清代古玉。“你的东西真不错,前几天从你这里拿的。”在一个摊点前,一中年男子跟摊主闲聊,见记者凑上前,他拿起一块龙牌左看右看。“这是嘉庆的东西,看这个品相,也得是当官家里的吧?”“大哥,说你懂行呢,眼真贼!这里面就它有来历,这是我从一位邹平老乡家收的。这位老乡家的祖上当过官。原来人家不卖,因为当家的得了癌症,需要大钱救命。你说个价,喜欢就拿上。”卖家口若悬河。
张老说,他经常逛各地的古玩地摊,很少见到真正古玉。不管外观做得多么旧,雕刻造型仿制得多么古朴,都不是真正的古玉。“地摊老板也是指望这种"古玉"赚钱,如果买家个人真正喜欢,凭我自己的经验,掌握一个原则就行,那就是绝对不要出古玩的价格,按现代的新品出价应该不会亏到哪里去。”张老说。三千元 买块染皮玉
当逛到南边那条小巷时,记者相中了一块和田玉雕刻的“好事连连”。“你看看它的白润度,跟青玉绝不是一个档次,再看看这皮子,整皮泛黄,现在懂行的都玩皮子了。”摊主介绍了一下。
记者向张老征求建议。他表示尽管皮子有些特别,但从玉质上来说还算是块不错的料子,价格合适可以买下。随后,记者与张老回去跟摊主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花3000元买下了这块40多克重的挂件。
张老还教了一个鉴别真假皮子的简单方法:先将这块玉放到37℃左右的温水浸泡,慢慢增加水的温度,直至开水浸泡;然后将其密封到一个罐中2天,看看皮子是否褪色。
通过这个方法,记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好事连连”黄色的皮子果然有些褪色,属于二次加强的染色皮子。想“捡漏” 知识加耐心
张老告诉记者,很多“大家”经常到地摊上转悠,而且也的确有不少藏友的宝贝就是来自各地的古玩地摊。当然,要想在地摊上“捡漏”并不容易,稍不留心就反而被人家给“捡漏”了。想要“捡漏”,看看注意啥。
1.首先是必须有点相关的知识,像瓷器、金属器皿等,要了解相关年代的文化知识,包括断代、纹饰的稀有性;如果确定是真品了,需要看它们的品相,尤其是有无修补、残损和裂纹,这些伤残往往不甚显眼,但是会使藏品价格大打折扣。
2.不管是看上了什么物品,都不要急于下结论,即见到一件物品,不匆忙洽购。特别要注意第一眼感觉,有时候买家第一眼有疑问,但是经不住卖家的推荐而买下。而第一眼是否看得准,还需要平时多看,时不时对着真品反复“察言观色”,看久了就有感觉。
3.不能轻信故事。市场上一些卖主很会编“故事”,不是祖传就是意外得来的东西,现在遇到困难卖掉救急等。
4.确定是宝,就不要急着论价,要有耐心,要看物品是否值得收藏,又要看价格是否值得购买。如有条件,最好约一内行伙伴同往帮忙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