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传统文化 > 正文

华夏玉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1/5/18 13:55:00  来自:  评论: 暂无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阗玉已经从遥远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阳。奴隶主贵族以用和阗玉为荣,生前佩带,死后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惊人。新疆的和阗玉要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到达河南。很明显,原始社会开拓的玉石之路,这时已经比较完善了。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这一切都与和田古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贯穿东西的“玉石之路”,也被称为“昆山玉路”、“和田玉路”,是与“丝绸之路”相对而提出的,就是早期的沟通中西交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以新疆和田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运出和田玉,经口内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东渐进到达中原地区,向西据说在巴格达也有发现。这条“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数千年,为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凿空”的丝绸之路奠定基础。有关这条道路很早就见于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如《穆天子传》关于周代穆天子西征“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只”的记述。我国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较早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考古材料中有确切的鉴定结论的是殷墟妇好墓发现的大量和田玉,使我们确信至少在商代晚期开始就有大量和田玉涌入中原,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中也有许多玉器发现。越来越多的材料表明,很可能在史前时期确已形成了这条从和田出发向东运输玉石的路线。
        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新疆输入的和阗玉已经成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论祭祀、各种礼仪,朝见皇帝,都必须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规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的玉文化已经基本定型了。
       “丝绸之路”兴起后,运往中原内地的玉料更是络绎不绝,是丝路贸易的重要内容。历代通过受贡和贸易的途径获得和田玉。和田玉进入中原后,中国玉文化逐渐进入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代,和田玉被誉为中国玉的精英,更被儒家赋予它以“德”的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