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站文章 > 行业新闻 > 正文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开始“缩水”

眼下投资当代艺术品须谨慎

2011/4/11 12:22:00  来自:转载自深圳商报  评论: 暂无

艺术品投资讲座吸引了众多市民。 本报记者 范国瑞 摄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性经济衰退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继今年纽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成交额大幅缩水后,香港苏富比秋拍亦表现不佳,约有1/3拍卖品未能成交。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出现众说纷纭、雾里看花的局面。

昨日,由中国银行冠名的“中银理财”艺术与投资讲座在深圳当代艺术馆举行,本报记者借此机会独家专访了主讲嘉宾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当代艺术》总编辑丁正耕先生。他表示,这次金融危机并非中国当代艺术品由“牛”转“熊”的分水岭,相反,正是艺术品投资市场重新洗牌,挤干价格虚高水分的一个契机。

金融危机给艺术品投资挤水分

丁正耕介绍,中国现、当代艺术品特别是画作在近几年持续升温,伦敦、纽约和香港等拍卖行对中国当代画作的热情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价格一再飙升。一位知名画家2001年卖8万块钱的作品到了2006年已被炒到了千万以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高的价格,这里面除了有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辛勤创作而让作品表现出极高艺术价值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一些媒体和投资者蓄意炒作,哄抬价格导致的。”丁正耕指出,艺术品一旦进入市场就成为了商品,它必须符合价格规律,但是一些投资商为了获得暴利,盲目拉动艺术品的价格,把一些并没有太大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刻意包装后再推向市场,这些艺术品的价格都是吹出来、捧上来的,里面含有很高的水分。

丁正耕说,这次金融危机是一次艺术品市场自我调整的契机。由于拍卖市场表现不佳,目前大多数投资者都持观望态度,画廊的生意逐渐降温,一些原本价格偏高的艺术品也开始慢慢降价,艺术品价格水分正在一点一滴被挤出来。

投资体现时代特征的艺术品

对于真正热爱艺术品的收藏家们,应该怎样鉴别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呢?丁正耕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从创造者的角度看,判断一个艺术家的优劣,要看他做过什么有影响的事情,他是否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方式,同时他的语言是否准确表达了他的思想,以及他的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是否表达了人类永恒价值的精神。”

“二是从作品的角度看。我选稿有三个标准,艺术语言、当代精神和创造性,好的当代艺术作品一定是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作品。” 丁正耕说,“要看这三个因素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全面地了解在此前有过的艺术和知识。这样才能判断准确,减少失误,所以知识储备要宽泛、深厚。”

丁正耕认为,选择艺术品还不能单单看这些作品的艺术形式,还要看它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影响,看它对文化史的价值。一些青年艺术家可能现在不是那么有名气,但是过几年后说不定他们的作品就火了,因为他们的作品符合文化史的走势。

投资艺术品应看长期趋势

丁正耕预测,未来中国艺术环境还将进一步受到西方资本的渗透和挤压。

丁正耕说:“因为有竞争,所以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很繁荣,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不稳定的转型期,可能会出现几次低潮和高潮的起伏。”他认为,艺术品市场大概是每三年一个周期,随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走低,可能要等到2011年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才会出现一个较高的走势。

“虽然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走低,但投资者无需惊慌,因为艺术品作为一种稀缺性的投资产品,不会像股市、楼市那样波动剧烈,保值能力较强,长远看还是具有很强的升值空间。” 丁正耕认为,这轮深度调整只会让那些本身不具备太高艺术价值而价格虚高的艺术品回归到正常价位,那些有思想、有内涵的艺术品仍有很大的潜力。
 

文章评论(暂无评论)
与其他用户分享你的观点: 我要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