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海内海外价不同
2011/1/8 9:15:00 来自:转载自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评论: 暂无
掐丝珐琅按照艺术品的分类可以说是杂项中的“杂项”,这种从西域传来的神奇而特殊的艺术品让中国人从元朝迷恋至今,乃至于现在只要提起景泰蓝,不少人都能说出一二来。但是在内地的收藏市场上,掐丝珐琅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被人所熟知,而在香港等海外市场上,掐丝珐琅却是很受欢迎的收藏品。例如不久前,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上,一对清雍正的掐丝珐琅双鹤香炉被香港富商刘銮雄以1.113亿元的天价收入囊中,创造了掐丝珐琅拍卖的最高成交价记录。
在海外市场,掐丝珐琅备受藏家欢迎,如2008年6月,一对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胡人像以652.8万欧元在法国巴黎成交。当场拍卖推出的43件掐丝珐琅器仅两件流拍。
虽然珐琅器产生于欧洲,但是掐丝珐琅的制作在中国却发生了变化,器型和图案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这些变化,使得西方人对掐丝珐琅器在亲近的同时又备感好奇,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流出国外的珐琅器大多为欧洲藏家收藏,并屡在欧美市场创造高价。
相比较而言,内地拍卖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藏家关注掐丝珐琅器。因为相对于书画和瓷器而言,珐琅器除了好看,加上能沾上些许皇家气息,实在很难从中看出珐琅器有多好。种种因素使得珐琅器在内地市场价位较低,直到2008年。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一些拍卖公司开始推出掐丝珐琅专拍,许多收藏大家和古董商积极出手,也创出了不少佳绩。例如,在2008年中贸圣佳春拍中,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以9072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掐丝珐琅拍卖的新记录。
不过,与瓷胎珐琅器相比,其价格未来还有一定的空间,主要是因为亚洲藏家对于官窑瓷器的认可度远高于掐丝珐琅,而且因为瓷器大部分带款识,而掐丝珐琅带款的不多,受传统收藏观念的影响,很多藏家对掐丝珐琅的研究和兴趣没有官窑瓷器那么大。但实际上,掐丝珐琅数量稀少,而且都是出自宫廷的艺术精品,随着藏家和市场对掐丝珐琅认知的加深,掐丝珐琅器的市场价位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